图片
【1】
夏日题盩厔(zhōu zhì)友人书斋
唐·李频
修竹齐高树,书斋竹树中。
四时无夏气,三伏有秋风。
黑处巢幽鸟,阴来叫候虫。
窗西太白雪,万仞在遥空。
当现代人在朋友圈刷屏“热死了”的时候,千年前的李频,已经列出了优雅的“夏日清凉指南”。
挺拔的竹林与大树一样高,友人的书斋就掩映在这片竹树之中。
即便是盛夏,书斋中也感受不到夏日的气息,窗外吹来的风,也带着秋天般的凉爽。
鸟儿选择在竹林深处安家筑巢,不知名的虫儿在树荫下“唧唧”鸣叫。
从西窗向远处眺望,只见太白山上白雪皑皑,万丈雪峰清晰可见,指向遥远的天空。
消暑,不在环境,而在于心境。
避暑胜地不在远方,而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中。
图片
【2】
池畔逐凉
唐·白居易
风清泉冷竹修修,三伏炎天凉似秋。
黄犬引迎骑马客,青衣扶下钓鱼舟。
衰容自觉宜闲坐,蹇步谁能更远游。
料得此身终老处,只应林下与滩头。
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阳,炎炎夏日,热气蒸腾,于是,他来到池边,寻找纳凉之地。
池塘边,有清风,有冷泉,还有茂密高大的竹林。盛夏三伏,这里空气凉爽,就像是秋天的气候一般。
诗人骑马而来,一只黄狗欢快地摇着尾巴为他人引路,又在仆人的帮助下,登上渔船。
“蹇步”意为步履维艰。此时的诗人已经年老体衰,腿脚也不灵便,于是感慨,自己只适合悠闲地坐下来,看云卷云舒,听花开花落,再也不能到处游山看水了。
在林间遨游,到滩头垂钓,自在惬意,在这里终老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三伏天,热浪滚滚,暑气逼人,也抵挡不住内心钟情于山水的那份清凉与闲适。
图片
【3】
兴福院乘凉
清·张鹏翮(hé)
凭高四望豆花香,风送深林夏日凉。
静坐片时消暑气,人间此地即天堂。
炎热的夏日里,诗人来到兴福院。站在高处眺望远方。
只见漫山遍野的豆花已经盛开,清香弥漫四周。风儿拂面,树林幽深静谧,让人感觉凉意十足。
在树荫下安静地坐一会儿,暑热的气息便已消除,身心顿感舒适放松。
此时情绪此时天,炎炎夏日,身处幽静清凉之地,简直就是人间天堂。
幸福在哪里呢?
它可能就在一次用心的呼吸中,在一阵偶然吹过的清风里,只要是能够安放心灵的地方,都可以成为尘世中的天堂。
图片
【4】
荷池追凉
宋·白玉蟾
清晓无人知此凉,岸巾植杖立银塘。
晴霞烧眼收将敛,荷叶生风绿水香。
夏日清晨的凉爽没有人知道,天刚蒙蒙亮,诗人便来到荷塘边乘凉。将夏日的清凉与惬意,藏在了诗中。
他扶着拐杖,随手掀开头巾,露出了前额,独自站在池塘边。
天边的朝霞红彤彤的,随着时间的推移,霞光也在缓缓淡去。
晨光中,池水波光粼粼,阵阵凉风从荷叶间吹来,淡淡的清香弥漫四周。
“岸巾”,指随意地掀起头巾,露出前额。
白玉蟾,原名葛长庚,南宋道教诗人,他学识渊博,擅长诗人书画,一生修道,遍游天下,他留下的文化深深影响着后人。
盛夏三伏,骄阳似火,愿你照顾好自己,在热气腾腾的日子里,心情清爽,平安顺遂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威海期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